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 明器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唐墓出土 高13.5厘米、长16厘米、宽12.1厘米 该器仿照日常生活中的方柜,用于随葬,是三彩制品中少见的器物。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以瓷土为胎,分二次烧成。先将陶坯入窑素烧至1100℃左右,然后在陶坯上施彩进行釉烧至900℃即成。复色铅釉陶虽然在汉代已经出现,但这种工艺至唐代才出现了一个飞跃。所谓唐三彩,实际不止三彩,而为多彩。当时工匠应...
唐 盛器 高23.9厘米、口径10.5厘米 此壶盘口,短颈,腹直而深,平底。多棱形短流,后有弓形鋬,肩部两侧有系。流下有贴模印花母子狮纹,系下是贴模印花椰枣纹。3块贴花中皆有“何”字,并有大块褐斑。 此壶出土时间、地点不详,但对照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长沙窑窑址进行发掘所出土的壶形器,它应该属于A型Ⅰ式。该型式计有39件,分别出土于蓝岸嘴、蓝家坡、谭家山...
唐 盛器 1983年湖南长沙望城出土 高19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9.5厘米 敞口平展,颈较长,短流,腹作瓜棱形,弓形鋬,平底。青釉,流下腹部有褐彩题诗:“去去关山远,行行湖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 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长沙窑窑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面积达760平方米。其中,出土形制可辨的长沙窑陶瓷器7211件,器形70种。壶的数量最...
唐 照面用具 直径23.3厘米 此镜为花瓣形,钮外有宝相花纹饰环绕。所谓宝相花,是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其形状差别较大。在盛唐时期,铜镜上的植物纹饰摆脱点缀地位成为主要题材。宝相花、瑞花、珠花等纹饰使唐镜的艺术样式更为多样化,唐镜的主题纹饰亦完成了由瑞兽到禽鸟再到植物纹饰为主的演变。
秦 1974年陕西省长安县小苏村阿房宫遗址出土 方形构件长19厘米、宽14厘米、高7厘米。就其形制看,很像是门砧,上面中部有浅圆窝,直径9.4厘米、深3.6厘米,应当是供套用门扉转柱用的户枢。圆形构件则为中空,高9.3厘米、径11.4厘米。就其形制看,可能是用来结合、固定木质建筑材料的构件。这些构件当是阿房宫宫殿建筑上使用的。
唐 照面用具 直径24.2厘米 唐初铜镜纹饰主要是灵异瑞兽,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十二生肖及各种兽类,后来瑞兽和鸾鸟并重,至盛唐和中唐时期花鸟纹基本取代了瑞兽纹,成为当时铜镜的主要纹饰,也为唐以后花鸟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双鸾铜镜是唐镜中最为绚丽的镜类之一。此镜背面的两只鸾鸟隔钮相对,展翅翘尾,形态俊美。鸾鸟口衔绶带,因“绶”与“寿”谐音,寓意长寿。除鸾鸟外,这类镜的镜钮上...
唐 食具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唐光启宫遗址出土 长25.5厘米、重93.3克 勺柄上刻“光启宫乾符三年正月改造□镂一枚重贰两叁钱叁字”,说明这是公元9世纪中期皇宫用器。
秦 衡器 1956年山西省左云县出土 高19厘米、底径26厘米、重32.5千克 大铁权腹侧嵌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字诏书。从大铁权的形制和诏文书刻的风格看,为秦始皇二十六年所铸。此铁权为现在所知秦权中最重的一个。
《残荷》 岂是多情未肯休, 禅茶有味复无求。 诗心一半听寒雨, 独爱残荷独爱秋。 《早春》 初吐绿芽柳色新, 长河声远出疏林。 杏花争耐寒食雨, 独对夕阳寂寞春。 《静似沙》 碎尽红颜拾落花,烟云事散误年华。 梧桐月影知寒夜,几味红尘静似沙。 红日随人照小青,春花野趣护虫鸣。 不趋豪富终安乐,独爱穷山有鹤声...
唐 食器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 高7.6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9.2厘米 该碗折腹,素面,碗底内有墨书“十一两一分强”6字。折腹是西方陶器、金银器上较流行的作法,不仅对中国的金银器形制有影响,在公元8世纪初中国的三彩器上也有模仿这种金银器皿的造型。这件折腹银碗时代应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其墨书标明器物的重量,反映了唐人是如何对金银器物进行管理的,又...
秦 衡器 高5.5厘米、底径9.8厘米、重2053.5克 权即砝码,秦权有铜质和铁质两种。此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字诏书,并铸有阳文“八斤”2字,实测后推算。当时每斤合现今257.925克。
唐 酒具 1963年陕西省西安市沙坡村窖藏出土 高5厘米、口径7.2厘米 这件高足杯的形制分为上下两部分。杯体虽呈碗形,担腹部较深,高足上部有托盘,中部有“算盘珠”式的节,足底为花瓣形,纹饰装饰面以九瓣划分等作法在中国传统的杯类器皿中少见,明显受到西方金银器的影响。沙坡村窖藏共出土15件金银器皿,从其风格看,应为公元8世纪中叶以前的用品。
益智健脑核桃仁、优质蛋白扁桃仁、补肾健脾腰果仁、醇香全能榛子仁、维C高配蓝莓干、甜而不腻提子干、酸甜可口蔓越莓,7种坚果和果干组合起来就是宇宙无敌美味的博真优选每日坚果, 每人每天吃一包,补充能量刚刚好,实在是一种不能再奢华的享受。 以前一直纠结于上班之余应该吃些什么零食能够满足味觉,补充营养,又不会发胖,直到每日坚果的出现,嘴巴终于不再寂寞了。每天定量定时补充各类营养物质,...
唐 食器 高4.3厘米、口径11.5厘米、重203.1克 此银碗为葵瓣形口,平腹圈足,内壁及底部錾花鎏金。其底部为二鸟展翅于花丛中,外围弦纹、绳纹和花瓣纹,内壁饰有两两相对的璜形图案,錾有花叶。边缘花瓣纹正反相间环列一周。
唐 食器 1970年陕西省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高3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5.8厘米 何家村窖藏出土金银器达265件,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据窖藏内同出的“开元十九年安庸调银饼”和中外钱币的年代判断,这批器物的年代不晚于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双鱼金花银碗即是其中的一件,碗内底心有双鱼同向浮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